查看原文
其他

南京大学沈群东教授课题组:调控肿瘤细胞应激微环境稳态的纳米载药系统用于肿瘤联合治疗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肿瘤细胞中普遍存在着由高活性氧(ROS)引起的活性氧应激和由错误折叠蛋白引起的内质网应激等现象;这些是造成肿瘤细胞对化疗或光动力治疗等不敏感的重要原因。在肿瘤治疗过程中破坏肿瘤细胞内应激微环境稳态,既能够增加肿瘤细胞对传统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又可以提高光动力治疗的效果。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和生命化学协同创新中心的沈群东教授课题组提出了一种结合光动力治疗及调控肿瘤细胞应激微环境稳态的纳米载药系统(RDDG/DC)用于肿瘤联合治疗(Small, DOI: 10.1002/smll.201900212)。该系统由连接了调控肿瘤细胞内质网应激的2-脱氧葡萄糖(2-DG)且ROS敏感的高分子组成,同时包载了化疗药物(DOX)及光动力治疗光敏剂。在光照下,光敏剂用作光动力治疗的同时还可发射近红外光荧光用于高分辨率的生物活体成像。光动力治疗产生的活性氧诱发该纳米载药系统释放出2-DG,诱导肿瘤细胞内质网应激,而内质网应激上升又能够进一步提高光动力治疗的氧化应激杀伤作用以及化疗药物DOX的细胞毒作用,从而有效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图1. 纳米载药系统进入肿瘤细胞后调控其微环境稳态示意图


研究结果证实该纳米载药系统在进入肿瘤细胞后显著性上调内质网应激的水平,并提升光动力疗法产活性氧水平及促使细胞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外流,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研究还进一步验证了该纳米载药系统在体内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


沈群东教授课题组近年来专注于功能高分子诊疗一体化体系的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博士生东梅同学。研究课题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smll.201900212


来源: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相关进展

抗癌新工具:厌氧菌仿生纳米囊泡

基于仿生原理的铁电高分子人造视网膜

北科大海明潭教授和上海交大附属六院朱悦琦主任等在PNAS上报道微流控构建负载多类型药物纳米载体实现癌症联合治疗

四川大学郭刚教授团队在制备载药聚乳酸立构复合纳米纤维方面取得新进展

Nature Communications刊登Drexel大学李育人教授在超薄聚合物晶体囊泡作为长效药物载体上的重要进展

南京大学袭锴副教授、贾叙东教授课题组和爱荷华州立大学黄文裕教授课题组合作在COFs修饰、载药及体内递送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甘勇研究员和国家纳米中心施兴华研究员团队合作探究纳米药物载体的力学性能对于克服多重生理屏障的影响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

关注高分子科学技术  👉


长按二维码关注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